摘要:作品集(Portfolio),艺术留学申请过程中,同学们的形象代言人。当目标院校考官手中接过你的作品集时,能否第一时间关注到你的设计想法,保持持续的阅读热情,被你的创意所吸引,
作品集(Portfolio),艺术留学申请过程中,同学们的形象代言人。当目标院校考官手中接过你的作品集时,能否第一时间关注到你的设计想法,保持持续的阅读热情,被你的创意所吸引,最终放出offer,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们的全部设计过程如何通过正确的图像筛选及编排方式传递出积极、端正的创作态度。
下面美艺留学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探讨如何制作作品集才能够顺利打动考官?
1.作品集封面,给考官的第一印象
封面,不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都是首先映入考官眼帘,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它会导致考官抱以不同的心情阅览你的作品集,其结果也显而易见,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如何编排作品集封面,则成为了康石石在本期专栏中将讨论的首要问题。
同学们回想下自己的毕设,也许多半都在费劲心力完成内容之后,随意挑了张图作为封面,心想反正老师都会看我的内容,凑合下就行。但你怎知国外院校考官在每天面对数百册作品集时,还会100%的打开一本看着就没用心,会占用他时间、耗费他精力的作品集?所以端正作品集创作态度,封面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它位于作品集创作的尾声,是同学们最容易掉以轻心,草率了事的环节。那我们该如何妥善对待?传递出应有的态度?封面是作品集最提纲挈领的版面位置,同学们应总结整套作品集的内容,归纳整体风格与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作为布置封面版式,选图构图编排文字的出发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同学们个人审美素养、版式设计水平发挥的时刻,这里就不在此详细赘述。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组优秀作品集封面制作案例:
1. 项目首图的重要性
每个项目首图的重要性不亚于作品集的封面,它展现了整个项目的大致基调、内容与风格,体现了同学们对于整个项目的理解、把握,经验丰富的考官一眼就能通过首图大致看出整个项目的质量如何。同学们在挑择首图的时候,可以摆脱思维定式,尝试不同的思路。首图不一定挑选整个项目中制作质量最上乘的图像,也不一定挑选最能代表整个项目的图像,它还可以是最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图像,“Interesting”在国外教授嘴里,可是一句非常高的评价。
2. 筛选图片内容的法则
艺术作品集作为主要以视觉图像传递信息的媒介,同学们首先要在创作和梳理作品集的过程中,养成以图像思考、以图像表达想法,以图像串联思路的习惯。并且非常清晰的了解自己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哪些图像具有里程碑意义,哪些图像最能展现该阶段的创作意图,哪些图像蕴含丰富的信息、最具代表性。把它们挑选出来,并依据设计思路,编排图像位置、布局图像大小比重。重点内容要有自信的放大,进行重点展示,以此告诉考官,这就是我最想表达的。
3. 文字
正如上文所提,图像应在作品集中占据主导地位,文字在作品集中的作用,多为辅助图像传递意图,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不可喧宾夺主,占据过多版面。作品集中的文字应言简意赅,提供必要信息,清晰易读,为图像留有展示空间。恰当的文字解说,不仅不会画蛇添足,还能向考官展现自己对于项目的整体把控能力,并充分证明自己的项目不论图像还是文字已经过反复打磨。
从主题初拟,Research,确定主题,到初步方案,通过草图、模型反复调整,再到确定方案,出最终作品,排版。在每个项目的后期整合排版阶段,应先通过筛选创作过程中积累的图像梳理设计思路,并将文字说明置于最恰当的地方,而非以文字为纲,引导阅读。
4. 图像内容的丰富性
关于创作过程的推敲以及最终成果的展示,同学们应当恰如其分的利用最合适的媒介(手绘、图纸、软件渲染、模型、装置、摄影等)传递项目的想法与概念,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综合运用亦会使得作品异常丰富,展现个人全方位的表达能力。以国内建筑设计专业为例,目前学生普遍重软件,轻模型。本科阶段,只要同学们身边有人会用Grasshopper,就会自动为之贴上“大神”标签。但软件制图亦有缺陷,反复阅读,便会逐渐索然无味,略显千篇一律。相反手作模型,依托取材的丰富性,模型的呈现样式千变万化,此外更能在创作的过程中,展现思路推导、演进的全部过程,独具个人色彩,富有创作趣味。
国外建筑设计优秀作品集案例:
该方案的图面信息表明,设计的内容是在场地范围内作出了利用塔状构筑物和之间的链接构建创造的平面与竖向范围内复合型的空间体验,两个连廊串起来的四个塔状物与周围建筑所限定的空间形成的空间体验塑造了社会关系和人们互动活动的生动场景。位于整个图面左侧的纵向剖面(longitude section)、横向剖面图(cross section)以及位于图面上中部的局部剖透视图展示的是空间竖向的形体介入和尺度关系,位于剖透图下方的是对塔状构筑物本身的结构构造和空虚形体的竖向视觉效果;图面的右边以大篇幅的平面图展示了整个空间的首层空间构成,也是最主要的互动关系所在。
该图面以平面为主的表现突出了作者以竖向塔状构筑物的介入,主要优化和丰富首层空间体验的主题思想;图面左侧两个剖面图都对场地周围的建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表达,是对文脉的渗透,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形体与周围建筑形体的尺度关系,但只是顺带一提,以保证方案的核心特点也就是首层平面内的空间互动和渗透体验优化的足够突出。
局部剖透视图展示了塔的立体形体效果,进而引出图面下方具体塔的构造和细部设计示意图,将形体和构造完整而简练的带出,示意了承担了主要篇幅的平面和剖面的重要性。
第二页的图面语言同样清晰的传达了设计的主要意图和效果是在图面右边撑起半片篇幅的人视角度透视效果图,同样是效果图,图面左半边的几张效果图,表现塔内部和外部链接部分纵向的视觉效果以及街道广角视觉效果,孰重孰轻一目了然,作者突出运用建筑设计展示中常提到的“killer drawing”对建筑设计主要效果和理念予以突出表现。图面左侧的效果图虽然篇幅小,却不乏信息量和可阅读性,围绕建筑的纵向体量关系进行表达,清晰的展示塔状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材质的选用,以及建筑与周边的建筑、环境的文脉渗透关系。
整个项目总共两页,文脉、设计概念、设计结果和建筑技术都清楚的提到,却仅通过极少的文字与图像予以表达,这其中展现出的是对建筑设计深厚的理解、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信息传递有效性的精准把控。这样的图面形式信息传达效率以及可读性高,同学们如果能在作品集中通过这种方式展现自己,不仅可以清晰的表达设计意图、大大降低制图工作量,且会让作品的主体信息极为突出,直观易懂,更能直击考官“痛点”,一举拿下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