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国内大学开设服装设计课程,大部分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封闭式教育,教学形式更偏向于理论,导致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Fashion Design--时装设计
国内
现在国内大学开设服装设计课程,大部分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封闭式教育,教学形式更偏向于理论,导致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育雷同化现象严重,不难发现,国内很难从学校的层面上让我们判断哪所学校的设计风格更适合自己。并且国内教学的所谓实战和未来就业脱轨也很严重,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实战时感觉非常吃力。
国外
相比较而言,国外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许多院校会与知名品牌合作,走在时尚前沿,更好把握时尚脉搏,教学内容也更加贴合市场要求。
国外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发挥学生长处。不同的学校,甚至同一所学校不同的studio之间可能就存在不同的设计侧重。
并且,国外的院校还十分看重学生学成后与未来工作接轨的能力,在教学期间不仅会加入商业项目,还会提供自己的一切人脉资源帮助学生推广设计。很多人就是在学生期间直接拿到国际一线品牌工作offer的。
以美国为例,Parsons的时装设计专业更趋商业性,注重服装的实穿价值;Pratt侧重创意设计和学生的商业实战能力;FIT侧重的是服装设计技术方面,尤其是版型设计,它也是想成为打版师的同学的dream school。
Industrial Design--工业设计
国内
中国是各类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国,然而与之相悖的却是差强人意的工业设计水平。国内的设计教育仍然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严重忽视了产业需求,造成教育与行业需求的错位。
国内美术高考班式的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严重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这几乎成为中国设计长久对国际一线设计产品望尘莫及的痛点所在。
许多综合类大学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氛围差,开设课程偏重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科学工程类学科,弱化了艺术设计的地位,缺乏项目实践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国外
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这些工业设计见长的国家,拥有悠久而良好的工业设计传统。
美国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举最简单的例子,只要美国企业有更新版本的硬件和软件发布,学校一定是最先进行更新换代的。
美国设计极其注重【人性】,一切工业产品设计均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深入分析,这也使得美国毕业的工业设计学生除了设计技巧过硬之外,还具有超强的洞察力的原因。
美国工业设计强调的环保、简约以及CAD(电脑辅助设计),都是国际上流行的趋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国家是德国,它的工业设计为例,它沿袭了包豪斯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严谨,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装饰,追求造型和功能上的美感。擅用科学技术,强调逻辑性和标准化。
工业设计的另一强国当属美国,他们的设计强调基础课程与思维发散并重。许多美国高校与同领域企业合作,课程设置完全根据生产要求而定,通过实践带动理论学习。
Jewelry Design—珠宝设计
国内
国内珠宝设计专业从学科理念上就存在概念的落后,很多时候珠宝教育还停留在“凹造型”的阶段——即对造型过于“崇拜”,忽视了探索珠宝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相应的软件和技术又跟不上,比如珠海地区还在应用JewelCAD这种老掉牙的软件,十分尴尬。
以中国地质大学的珠宝学院为例,课程设置偏向现设珠宝鉴定与营销、珠宝首饰设计专业、玉器雕刻工艺等;实践活动涉及珠宝鉴定,首饰设计,玉雕加工,宝石加工及玉文化展示,更多侧重实用技能,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设计创意的价值。
珠宝设计专业在国内并没有很深的底蕴,大部分都是借鉴海外经验,独立性不强,教的东西也不具备系统性,强度不够大。
国外
对于珠宝的教育,国外院校不仅按概念珠宝、艺术珠宝、时尚珠宝等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了精细划分,而且珠宝设计本身也承担了更加宏观的“责任”,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环保理念、政治暗喻、可持续材料、现实讽刺等等,珠宝的可能性早已超乎想象。
而国外更强调制作工艺和创作灵感的独一无二,研究不同材料的质地、色彩、造型、比例,宝石材料如何储藏、保养、切割,如何进行表面装饰等等。
课程设置注重个人能力、创造力、调研方法的提升,此外,融合珠宝材质、珠宝发展史、3D电脑绘画等实用而有趣的内容,为同学们成为优秀的珠宝设计师奠定基础。
Architecture——建筑专业
国内
国内建筑设计的课程设置太过于分散,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有直接在studio中实践拼杀的能力;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大家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设计,这使得国内建筑设计在深度、内在含义、设计逻辑等方方面面都欠缺了不只一星半点。
国外
与国内不同,国外更注重将设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结合,在学科课程设计上采用的多是studio模式,学生从进组开始就逐渐上手体验完整的项目,对建筑设计逻辑完整性的培养尤其看重;并且在设计理论和场地调研阶段都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花时间肯让学生去切身体验。
只有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完整体验过,并且彼此融会贯通的前提下,才更能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的竞争力。
Fashion Management——时尚管理
国内
目前,中国的时尚业面临着国际化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而中国的时尚产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尚无一所公立大学独立开设时尚管理课程。
国外
时尚管理这个专业的存在,是应时尚产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共识——不仅要有设计,还要有对设计的包装,对成本的预算控制,对客户群体的细致分析,对营销理念的灵活运用,对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负责;没有它们,就不会有一个成功的品牌。
美国、法国、英国的时尚管理专业都很好。以英国为例,时尚管理专业会包含部分艺术设计课程,结合商业运作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对时尚市场变化的感知能力,侧重时尚交易、供应链分析、服装管理、品牌基础原则、时尚推广及销售方面的内容。
加之英国,拥有很多广为大家喜爱的高端时尚品牌——BURBERRY、PAUL SMITH、DUNHILL、LEE COOPER等。当然,还有世界四大时装盛会之一的伦敦时装周。这些资源都是国内环境无法企及的,所以出国来学习时尚管理真的再合适不过。
Communication Design——视觉传达
国内
国内教育对视觉传达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以清华美院的视觉传达专业为例,课程方向分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
且国内平面设计对于创意和深意总是“不太讲究”,抄作业的风气太过严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存在炫技的心理,这导致设计本身太过于华丽、浮夸,却忽略了视觉设计本身是为了“发人深省”的目的。然而,近年来由于Digital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对设计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教育对这些时代发展新需求的适应显然滞后。
国外
说到技巧上面,国外视觉传达专业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越感,技术上都差不多。但是论设计深度、创意立意、表现手法上,确实比国内要领先一大截。在视觉传达领域,由纯艺术专业装置设计、交互专业动效设计、新媒体领域的数码应用的联袂穿插,使得视觉传达专业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概念之上又进一步得到延伸,也和当下的设计趋势结合的更加紧密。
比如PARSONS帕森斯设计学院的Communication Design专业,包含了出版物设计,交互设计,品牌,网页/移动端产品设计,字体设计,动态平面,广告设计,信息设计等等一系列视觉表现形式。PARSONS这个专业实践性非常之强,对于求职也颇有益处。
之所以要选择出国留学,不是单单是为了一个国外名校的文凭。既然走更远的路、花更多的钱去学习,是因为别人确实有强于我们的地方。抛开专业知识不说,但就国外开放自由的教学理念,以及对创新独立思维的鼓励,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