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家注定是一名战士。不仅仅要用决心与毅力去征服新的领地,还要战胜自己,克服弱点。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做什么类型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创作时的心境。
艺术家注定是一名战士。不仅仅要用决心与毅力去征服新的领地,还要战胜自己,克服弱点。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做什么类型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创作时的心境。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说起行为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行为艺术”这个词几乎等同于“神经病”。
行为艺术并不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所有的艺术中,恐怕行为艺术是最具有争议性、最难懂的艺术了。
▲ 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海景房》,2002
行为艺术的难懂不是因为晦涩,而是不被大多数接受和理解。即使有想看的,也可能就是想看个热闹过过瘾。
行为艺术是以身体为媒介,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行为艺术跟表演还不太一样,行为艺术
需要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而且一般带有批判性,这跟传统的表演不同。
行为艺术看起来好像很简单。
的确,“行为”的过程并不难,但是要成为一名好的行为艺术家,却要历经千锤百炼甚至千刀万剐。
就像我们今天的女主角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阿布拉莫维奇戏称自己是“行为艺术界的老奶奶”,大多数人则尊称她为“行为艺术之母”。
这个女人来自前南斯拉夫,生活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德国、荷兰、美国等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际公民”。
阿布拉莫维奇的父母都是游击队员,在家庭教育中也常常对其施以军事化的管制。
父亲后来成为二战英雄,母亲则是少校军官。与母亲的关系,一直是阿布拉莫维奇不能挣脱的心结,并长期伴随在其艺术生涯之中。
这些带有某种精神压抑性的烙印,或多或少地融入到了她日后的创作当中,正像阿布拉莫维奇某次所说的:“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因为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
所以,摆脱压抑的社会、家庭环境,释放自我,寻找心灵自由驰骋的那一片空间,成为了阿布拉莫维奇,走向行为艺术之路的潜在动力。
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一定要提及的就是节奏系列的作品。节奏系列一共包括了11个作品,从《节奏10》到《节奏0》,每个作品都令人触目惊心。
在《节奏10》作品中,她准备了10把长短不同的刀,手起刀落地往指缝插,速度惊人。要是刀伤到自己就换一把。之后还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加码20刀。
然而这还不是最惊险的,在《节奏0》中,阿布拉莫维奇直接麻醉自己,面向着观众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七十二种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钉子、铁链、鞭子等危险物品,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与现场观众的进行互动,让观众成为她作品的一部分。
一开始很多人试探性地,看她是不是真的任由摆布,有的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在她身体上作画等等。
▲ 《节奏0》,1974
当他们发现她真的毫无抵抗之后,便有人开始更肆无忌惮地用尖锐的道具去伤害她。
在六个小时的创作过程中,她被人千刀万剐,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最终被他人阻止。
在受虐的过程中,她的瞳孔里溢出了泪水,内心充满着恐惧,但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身体上的反应。
作品结束后,她站起来,走向人群。所有的人担心遭到报复,都开始四散逃跑。
阿布拉莫维奇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这一次的行为表演不仅考验了艺术家本身,同时也考验了周围的观众的道德底线。所有人都在施暴,几乎没有人给予拥抱。试探越来越大胆,直至想置她于死地,都没有清醒过来自己的意识。
或许这就是潜藏在人内心深处丑恶的东西,只要有土壤就会快速滋生蔓延。所以任何人都不应该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吧。
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都说艺术家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懂。而阿布拉莫维奇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爱上了另一个艺术家,彼此相爱、灵魂共鸣,最后却又失去了。
1976年,阿布拉莫维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与一位来自西德的行为艺术家乌雷相遇并相爱 。
他们共同创作的 “关系系列” 和 “空间系列” 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为艺术作品。
▲ 《时间中的关系》,1976年
▲《空间中的关系》,1976年
▲《空间中的障碍》,1977年
在1977年的《明亮/黑暗》中,两人以飞快的速度互扇对方巴掌。两个相爱的人,彼此伤害。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创伤,日积月累留下的,只有伤痛。
▲《明亮/黑暗》,1977年
1978的作品《吸呼》,两人将嘴巴对在一起,互相吸入对方呼出的气体。17分钟后他们的肺里充满了二氧化碳,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
这一表演所要表达的,正是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吸取”另一个人生命的毁灭性能力。
▲《吸呼》,1977年
在作品《AAA-AAA》中,他们又面对面跪坐在地上,对着彼此大声尖叫,直到其中一人失声。
然而最惊天地泣鬼神的,还是得属1980年创作的《潜能》。两人共执一套弓箭,弦绷得很紧,乌雷若一放手,箭就会射入阿布拉莫维奇的胸膛。
▲《潜能》,1980年
他们把生命交给了对方,感受着生命的心跳。
这段表演一共持续了4分多钟,同时也是他们最接近死亡的一个作品。
他们给世人呈现的,
是爱情触目惊心的真实。
在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的双人组合作品里,他们用自己的身体,通过行为艺术,把男女间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他们性别的差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在这长久的“共生”中,他们的默契与爱情,终究在12年后走到尽头。
一个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情人——长城》,1988年
艺术家的分手也离不开行为艺术的方式。两人相约在长城,东西各一方朝着对方走去。
这是他们合作的最后一个作品。
历时三个月,行程超过4000公里,最后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和。
两人挥手告别,12年的亲密合作落下帷幕。
从此之后,乌雷也从行为艺术界销声匿迹。
2010年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的同名大型回顾展《艺术家在现场》引起轰动。
在该次展览中,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再次创作了一件惊世骇俗却又动人心扉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现场”——她直面所有参观者,让每个人都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在这场历时两个半月的展览中,她共接受了超过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静坐的716个小时,无论桌对面的那个人做出什么样极端的举动,她都岿然不动。
她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两只手略显僵硬地放在膝上。
她始终直视前方,面无表情,整张脸浮现出一种奇诡的苍白。
阿布拉莫维奇就像一座冰雕,
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直到遇见她最爱的前任乌雷。
她事前并不知道乌雷会来和她对视,
此时距离他们分手已经22年了。
乌雷刚坐下来十几秒的功夫,
阿布拉莫维奇就哭成了河,
两人握手言和。
故事的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
也许这样美好的情景,也只是过眼云烟。
现在的阿布拉莫维奇,已经年过70,岁月在她的身上没有成为限制,反而使她愈发地强大自信。
她登上TED,为大家讲解行为艺术。她计划建立自己的艺术机构,甚至自己的行为艺术学院。
阿布拉莫维奇身上肩负着不可代替的使命,这也许会是一个机会,让行为艺术更加广泛的被人们接受,承载着行为艺术的重大责任。
她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她的行为艺术已经被称为一个传奇。
阿布拉莫维奇惊世骇俗的一生,是一位艺术家的人生宣言。
本公众号文章均由本账号整编或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并获取转载
美艺教育留学专业方向:
电影专业、动画专业、服装专业、视觉传达、珠宝专业、建筑专业
美艺各校区地址 :
北京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SOHO T2-B座9层
广州校区:广州市天河区维多利广场 B座17层
美艺官方联系电话:
010 - 64700861
美艺官方客服咨询微信:
meiyiliuxuezixun
了解更多艺术留学资讯,获取更多灵感创意
直接搜索微信号,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正确的地方,与正确的伙伴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